海外网搜索 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评论资讯财经华人台湾香港城市历史社区视频新加坡德国荷兰滚动

海外网>>荷兰>>聚焦荷兰>>财经展会>> 正文

中国奢侈品来欧应知己知彼 品牌维护少不了“心有灵犀”

2015-06-12 14:47:58|来源:海外网|字号:

据欧洲时报报道,近年来,中国奢侈品商们的业务发展速度让人刮目相看。据北京《经济参考》报道,德勤一份研究报告显示,按营业额计算,2013年全球奢侈品商前100强中,中国奢侈品商已经增至五席,“中国军团”的销售额已经占前百强销售总额的11.3%,虽然仍低于法国的23.2%,美国的20.5%和意大利的16.5%,不过分量已然不容小觑。

“‘亚洲虎’出击奢侈品市场!”法国第一大经济报纸《回声报》10日赫然打出这一标题。这份报纸用整版报道了中国奢侈品商集体崛起的现象,现象如此,中国奢侈品销售额与盈利率之间并不协调,中国奢侈品与欧洲奢侈品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中国奢侈品商走向欧洲的过程中存在怎样的歧途?在经营和维护品牌方面,还需要做哪些努力尝试?

奢侈品蕴藏着精致优雅的生活情趣

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以及经济发展程度,中欧民众对奢侈品的理解也有差异,中国奢侈品在进入欧洲市场之前,做好这方面的功课是必不可少的。据北京凤凰网报道,法语中的“luxe”出自拉丁语“luxus”,其中包含了“丰裕” (abundance)和“精致”(refinement)的意思,也可以被引申为一种超乎寻常的创造力。在欧洲奢侈品所代表的生活方式被升华为一种文化艺术,法国人更是将奢侈品文化称作“法国现代文化的最大亮点”,并非仅是货币价值与流行度就可以简单定义的。

中国传统中的“奢侈”概念,有相当一部分人把Luxe里面蕴涵的精致优雅的生活情趣过滤得干干净净,按照现行的翻译我们理所当然地可以认为,所谓奢侈品就是那些价值昂贵的超越人们日常需要的产品了, 如果这么理解,在中国这个奢侈品消费尚属初级阶段的国度里,人们将此作为耀富的手段也就太正常不过了。因此,了解欧洲艺术、历史等领域,都有助于中国奢侈品商找到欧洲人的心理需求。

品牌维护不是站台营销,补习欧洲传统文化不可缺少

中国奢侈品商对欧洲“奢侈”概念的理解很重要,同样,对奢侈品品味的定位及品牌的树立也应多花心思,这是增加产品附加值的关键所在。

从亮晶晶的简单奢侈品,到高端复杂的奢侈品,消费者品位在不断提升。在消费大潮冲击之下,高端奢侈品牌更应维护好自身的品牌价值。意大利奢侈品行业协会副主席Armando Branchini认为,想做到这一点,必须把握好三个因素:首先要维护好传统和传承,其次要有更新,最后便是这个品牌的价值一定要有内涵和一致性。

欧洲的奢侈品品牌有相当部分具有一定的历史,其具体的产品既需要有传统的品牌文化烙印又有现代个性化的设计,如何将品牌的共通性和个性化结合起来,需要奢侈品商站在站牌价值的形成和传播的大视野去统筹思考,在这一点上,中国奢侈品商不应不加以思索。

品牌的传承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演绎与讲述。中国奢侈品商需要了解欧洲文化,但不意味着奢侈品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入。中国和欧洲拥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具有较高的价值,如何以欧洲人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讲述,则极为关键。中国奢侈品进入欧洲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要深深地扎根于欧洲的传统文化中,了解欧洲现代社会人的秉性、思维习惯、价值兴趣等,尽量做到“投其所好”。

针对欧洲消费具有较高的品味这一情况,中国奢侈品商应做好对性价比与品牌价值的统一和剥离。据《中国经营报》报道,在谈到奢侈品的时候,很少有人愿意提及“性价比”,因为有太多附加值扰乱了奢侈品价值的衡量标准。很多消费者在购买奢侈品时,基础使用只是很小一部分的考量,与产品相关的品牌价值、手工、创新和设计等附加值,占据了更多的思考空间。

换一种说法,奢侈品更贴近艺术品,凭借各种不同的因素使价格脱离自身的实用意义。在中国奢侈品应当让欧洲消费者了解品牌的基因、设计和文化。为了做到这一点,中国奢侈品商应与更多的欧洲本土的艺术家、设计师、创意精英深入对话和合作,不断向欧洲人呈现最具国际前瞻思考和潮流魅力的跨界艺术活动。

(责编:谢佳玮)

相关新闻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灵犀,奢侈品,中国

聚合阅读

猜你喜欢

一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