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与荷兰名校共建分子科学与显示技术实验室

2018-05-08 09:21:48来源:光明网
字号:

光明网广州5月7日电 2018年5月6日,华南师范大学王恩科校长与荷兰格罗宁根大学Sibrand Poppema(波佩玛)校长,在广州大学城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先进光电子研究院签署了校际之间的合作协议。在此框架下,以诺贝尔奖科学家为代表的国内外顶尖科学家在华南师范大学组建了华南师范大学-格罗宁根大学分子科学与显示技术国际联合实验室(SCNU-UG International Joint Laboratory of Molecular Science and Displays,简称MSD)。这是华南师范大学与荷兰埃因霍温理工大学、荷兰特文特大学共建联合实验室之后,再次与荷兰知名高校牵手,开展全面战略合作,共建以诺贝尔奖获得者为外方主任的国际联合实验室。

当日上午,格罗宁根大学代表、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Bernard L. Feringa(伯纳德?L?费林加)教授和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华南师范大学周国富教授,共同签订华南师范大学-格罗宁根大学分子科学与显示技术国际联合实验室共建协议,并分别对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发展目标、建设意义等进行了介绍。

联合实验室的成立,标志着中荷双方高校在分子科学与显示技术领域再度强强联手,为后续中荷双方在智能材料、新型显示、绿色节能等产业的多方面基础研究及应用基础研究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这也是对广东省提出的“要着力提升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能力,支持引进诺贝尔奖科学家领衔来粤建设一批国际化专业化实验室”政策的积极响应和落实。

与此同时,在广州开发区拟延伸建立依托该实验室为引领的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开发区国际显示技术创新中心。广州开发区管委会张超平副主任与华南师范大学王恩科校长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启动共建“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开发区国际显示技术创新中心”。该中心将充分发挥广州开发区的区位、产业优势和华南师范大学在显示领域的科研、人才优势以及“华南师范大学-格罗宁根大学分子科学与显示技术国际联合实验室”的科研基础优势,积极探索显示领域“政、产、学、研”结合与科技成果转化的新模式,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将创新中心建设成为“立足广州、服务全省乃至全国,集科技研发、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企业孵化于一体”的开放性、综合型公共平台。


签约和揭牌仪式后,与会领导和专家参观了分子科学与显示技术国际联合实验室及其相关实验室筹建情况,并与实验室负责师生就研究课题方向的延伸、交叉等进行了深入交流。

当天,华南师范大学还举行了中荷新材料学术论坛,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Bernard L. Feringa教授,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广东省领军人才、华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Albert van den Berg等,分别作了主题报告。与会专家就分子科学与显示技术原始创新和技术转化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华南师范大学-格罗宁根大学分子科学与显示技术国际联合实验室由华南师范大学与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合作共建,是首个以诺贝尔奖科学家为外方主任的华南师范大学国际联合实验室。该实验室旨在汇聚一批诺贝尔奖获得者和诺贝尔奖评委级别的世界顶级科学家、学术大师,结合华南师范大学已有顶尖科学家,针对“软物质材料机器人”、“多功能储能材料”、“智能涂层”、 “显示技术”四个国际前沿、国家战略、广东急需的研究方向进行创新性突破,以强化基础研究,提升原始创新,催生成果转化,引领广东乃至全国在相关领域的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依托本国际联合实验室和国际显示技术创新中心,以分子科学和显示技术为切入点,拟全面展开华南师范大学与荷兰格罗宁根大学、荷兰埃因霍温理工大学、荷兰特文特大学的战略合作,探索国际化创新创业人才联合培养机制。充分利用诺贝尔奖获得者和诺贝尔奖评委级别的世界顶级科学家、学术大师的学术造诣和创新思想,为本科生、研究生提供最新技术的传授和训练。

本实验室的建立是深入贯彻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应对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光信息物理交叉学科”国际发展趋势,增强广东分子科学与显示技术实力及其产业影响力,促进中国-荷兰学术交流与创新成果转化的重要举措。将大力推动广东省科技厅-荷兰国家科学基金委长期战略合作关系,促进广州国际科技创新交流与合作,为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打造成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平板显示产业示范区、世界级新型显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提供重要支撑。(雷爱侠 张海)


责编:许雪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