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 >

荷兰幸存者讲述日本集中营苦难

参考消息网 2025-08-20 16:02:36

参考消息网8月20日报道 据法新社8月13日报道,在过了80年之后,蒂内克·艾因特霍芬才能在不至于情绪崩溃的情况下,讲述自己儿时在二战期间残暴的日军集中营中所经历的一切。

“现在我可以谈起那段经历而不再泣不成声了。”这位荷兰老人说。她4岁时曾和家人一起被日军关押在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上的一个条件“恶劣”的集中营里。

她长达三年的梦魇始于1942年初,即日军偷袭珍珠港几个月后。

“在狂轰滥炸之后,日本人来了。”这位现年87岁的心理学家回忆道。这是她首次公开讲述这段痛苦经历。

当时印度尼西亚还是荷兰殖民地,而日本一心想攫取那里的油田和橡胶种植园。

日本人把她的父亲威廉·弗雷德里克·艾因特霍芬与家人们分开,他们有一年时间没有他的音讯。

她的父亲是心电图发明者、诺贝尔奖得主威廉·艾因特霍芬的儿子,他当时担任印尼与荷兰的通信渠道马拉巴电台的台长,但他拒绝与日军合作。

他的妻子和孩子则被送往万隆附近的一个集中营,与其他数以千计的荷兰、英国和澳大利亚平民关押在一起。二战期间被日军关押的13万盟国平民绝大多数是荷兰人,其中约十分之一死在集中营里。

京都大学历史学家丹尼尔·米尔内说,集中营里荷兰平民人数是战俘人数两倍多的事实,意味着他们的苦难经历在“荷兰的集体记忆中更为真切”。

艾因特霍芬说:“除了一点点米饭,我们常常没有其他任何食物。”

她说:“因为我最矮小,我会从围栏下钻出去,到集中营外寻找食物,但我只能找到一些野草。”如果孩子被抓住,父母会受到惩罚。“我们冒着被处死的风险。”

“我们经历了饥饿、缺水、酷热、卫生条件极其恶劣的折磨,还要数小时站在烈日下被一次次地清点人数。”

在1944年1月,艾因特霍芬全家团聚并被遣送到日本。在那里,日本军方希望她的父亲及其团队发明一套雷达系统。

日本战争俘虏研究会的小宫麻由美(音)说,日本境内曾经关押过“大约1200名平民”的60多个集中营几乎鲜为人知。

其中一些囚犯没能活下来,包括艾因特霍芬的父亲。由于营养不良和长途跋涉,身体被拖垮的他死于肺炎,终年51岁。

之后全家被送到东京以西约300公里的一座寺庙,在那里他们处在与世隔绝的环境中。

艾因特霍芬回忆道,后来他们从“附近也是囚犯的一些意大利人口中”得知裕仁天皇在1945年8月15日宣布日本投降的消息。

她仍然记得,在美军一次失败的空投行动后自己和其他孩子一起舔食罐头破碎后留在石头上的汤汁。

艾因特霍芬战后被送回荷兰,之后相继在日内瓦、法国尼斯以及邻近的摩纳哥担任心理学家,她育有两个孩子。但她从未向除家人之外的任何人讲述过那些年的经历。(编译/曹卫国)


责编:李磊、王瑞景

手机海外网
使用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