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28 14:56:00|来源:海外网|字号:
克莱门斯·范德·维恩。
而另一例或许更加具象。1656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派出的一个外交使团到达北京。入主中原刚刚8年的清廷,以一种兴奋的态度接待了他们。但荷兰人遇到了与所有到中国的外交使团相同的一个麻烦,就是在觐见皇帝时必须行三拜九叩的大礼。事实上,一直到18世纪末,几乎没有一位欧洲国家的外交官愿意接受这种苛刻的天朝规矩。但是,荷兰人却毫不犹豫地答应了。顺治皇帝接见了荷兰使团,并高兴地赏赐给这个使团大量礼物。回到住处,一个叫约翰·尼·霍夫的成员写下了他们答应跪拜条件的原因:“我们只是不想为了所谓的尊严,而丧失重大的利益。”荷兰人的重大利益就是商业和赚钱。
佛洛里斯和叔叔克莱门斯算是家族中的例外,他们经营着一家中国艺术品画廊有44年了。80年代,佛洛里斯服完兵役之后,在叔叔的古董店里兼职工作。叔叔告诉他,如果喜欢这份工作,想继续做下去,必须先出去闯荡一番。“我个人的兴趣是历史,当然也和其他荷兰人一样喜好经商,与人打交道,所以叔叔那儿的工作对我来说再合适不过了。”
佛洛里斯决定先去英国看看。父母对他的决意不以为然,只是象征性地给了一些钱,作为精神上的支持,便任他去打拼。佛洛里斯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当时全球最大的艺术品拍卖公司斯宾克(Spink)的东方艺术部做临时杂役工,端茶送水、开门扫地、搬运包装,凡是同事们不愿做的事情都由他来干。只要你是有心人,机会永远都在你的身边。佛洛里斯称自己的身份是最好的掩护,没人会防备他,不到半年的时间,他已然清楚什么样的古董是可以短期赚钱的,什么样的是可以赚取高额利润的。
一年后,当斯宾克准备将佛洛里斯转为正式职员时,他提出离开公司。“毕竟最后我是要回到荷兰的。我希望能多去几个国家看看,这样能为以后的生意建立起联系。”在之后的三年半时间里,佛洛里斯去了西班牙、德国、法国,在不同的古董店里打工,直到1992年回到荷兰帮助叔叔克莱门斯打理画廊。
克莱门斯先生是位优雅的绅士。1968年他成立了以家族名字命名的画廊——VanDerVen东方艺术。那时在荷兰几乎没有完全经营中国艺术品的画廊,必须兼顾着卖一些欧洲银器、家具等。而纯粹的中国艺术品更是无人问津,所以只能做一些欧洲人能看明白的中国古董,外销瓷是最好的选择。“外销瓷是荷兰人生活中不能缺少的一种东西。”克莱门斯说,“荷兰人会收藏本地画家的油画、古董家具等,也必须摆上几件中国瓷器,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传统和习惯。”
中国瓷器 荷兰东印度公司 循环网络 瓦登海 联合东印度公司 器物造型 古董市场 古董家具 荷兰人 外销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