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18 08:11:00|来源:海外网|字号:
2.《天外》中的主人公是《浮士德》迷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导杨恒达老师看完电子版小说后推荐道“一部融汇中西人文探索的力作”“作品的核心是探讨人类的共同人文追求,在作者笔下的主要人物身上更容易看出人的共性问题。”
《天外》中的郝忻是《浮士德》迷,说来有巧,习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回忆起自己当知青的时候,可以走30里地,去向另一个知青借一本《浮士德》,看完之后,再走30里地送回去。
郝忻痴迷学问、向往浮士德式的生活,甚至寻找他的墓地,尝试重蹈他的人生轨迹后有益完成心目中的传世之作:《傻性与奴性》。
然而,郝忻摆脱了社会政治等外在的种种不解和困惑后,却摆脱不了人性内在的欲望和干扰,每当他受到门槛之内成员的干扰和刺激就进入幻想境地,与浮士德博士或梅菲斯特对话、请教和文化交流,这种内心世界落寞的碰撞和求索,构成了他复杂性格的基本面。
郝忻的言行,是精神升华与肉体沦落的结合,其拥有的中国式苟且、宽容和自我解嘲的生存哲学,使他有别于西方的浮士德。此外,从跨文化、跨学科、跨时空的小说叙写方式层面上看,无意增添了文学史上的一道新光彩。
3.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
也许,出于作家的人生经历及其特殊身份的冷远和超然;也许,出于她的宗教情怀与智识。林湄将自己关照的对象融入生活琐事中,在小说里,我们看不到宏大叙事、惊天动地、或悲愤则怒的人物与场景,她注重的是作为人的共性与个性,更重要的是,能让读者清晰地感受到所有人物的际遇和命运均与大时代的政、经和局势相关联。无意间,为历史谱写了当代地球村内中西方人处于时代脉搏中的激动与幻想。
林湄说自己是个边缘作家。“我在中国受过完整的教育,又在原殖民地香港和西方社会生活了四十余年,这种独特的经历对拓展我的视野、人生经历与学识有着很大的帮助。”她是这样解释边缘意识的,“既不完全属于东方,也未完全融入西方,可以说是生活在东西方的边缘。人在边缘,与中心有了距离,就想观察,由观察进而思考与思索。”
有资深评论家写她“不仅是作家,也是思想者。”她自己认为人不同于动物,应该学会多思考多叩问的生存之道。显然,《天外》就是她对多元文化、社会人生、科技发展与环保、及生死无常有限无限的人类命运的思考,幻化为一部艺术之作。
作者简介
林湄,祖籍福建福清市,出生福建泉州市,自小爱好文学创作,13岁就发表文学作品。1973年移居香港,曾任某大新闻社记者编辑,1990年移居荷兰,曾任比利时根特国立汉学院特约研究员、欧华学者协会理事、荷兰作家协会会员、欧洲纯文学杂志《荷露》主编。1995年于荷兰埃德芬召开个人作品国际研讨会。1999年往耶鲁大学访问研究。现为专业作家。
著有长篇小说《泪洒苦行路》、《漂泊》、《浮生外记》、《天望》等纯文学作品15部。
长篇小说天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