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开始谈性话题!荷兰性教育究竟强在哪里?
爱的教育
萨宾娜·哈瑟拉赫(Sabine Hasselaar)的学生都在11岁左右。在最近的一次课中,哈瑟拉赫对她的学生提出了一系列的假设情况:当你亲吻的时候,对方开始使用舌头,而你并不喜欢;聚会时一个女孩和一个男孩贴身跳舞,这让他勃起了;你的朋友正炫耀色情照片,这让你感到不舒服。
课堂上讨论了每种情景。“每个人都有权划定自己的界限,他人永远不该越过这些界限。”哈瑟拉赫说。
老师在课堂上和孩子们讨论喜欢一个人是什么感觉。
在“Spring Fever”周,她的班级设立了一个匿名“问题箱”。学生们提出问题,而教师会随后在班级回答。“提问百无禁忌,”哈瑟拉赫说。例如,她的一个学生写道:“我认为自己是女同性恋。我该怎么办?”哈瑟拉赫在班上回答了这个问题:“有些女孩喜欢其他女孩甚过男孩,这并不奇怪。这是一种你无法改变的感觉,就像是爱上了某人。唯一的区别是,你爱上的人和你性别相同。”
而事实上,她的学生提的大部分问题根本与性无关。“大多数时候他们对爱感到好奇。我收到许多这样的问题,比如,‘如果我喜欢某个人该怎么办?’或者‘如何邀请别人和我一起出去?’”
对待诸如此类的问题,要和对待与性相关的问题一样认真。
“当然,虽然我们想要确保孩子的安全,理解性所带来的风险。但是我们也想让他们认识到,在意他人、和他人维持健康的关系有着积极有趣的一面。”范德弗路格特说。 这就是为什么你会发现教师们在讨论(朋友式地)喜欢和一个人和喜欢一个人之间的差异。甚至还有关于约会的课程,课上老师讲述如何用体面的方式和某人分手:“请不要通过短信分手。”老师说。
上完小学后,这些学生们将可能转而继续接受一门名为“爱情永存(Long Live Love)”的通用课程。
“在美国,成人倾向于把年轻人看作一触即发的荷尔蒙。在荷兰,人们坚信年轻人可以相爱和建立亲密关系,”美国社会学家艾米·斯嘉丽(Amy Schalet)说。她在荷兰长大,现在研究针对青少年性行为的文化态度,重点是美国和荷兰。
“如果你将爱和亲密关系视作性的锚点,那么你与孩子,甚至是与更年幼的儿童谈论起性都会容易得多。”斯嘉丽说。
一个AI
不论恋爱还是性知识,都没有什么“长大自然就懂了”之说——如果孩子“自然”就懂了,那ta肯定是从别的什么地方学的。至于那地方是怎么教的,就看运气了……
真诚地希望家长们能明白这件事。
责编:樊小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