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30 10:29:16|来源:人民网|字号:
挑战“第七弧线”
一条名为“第七弧线”的区域被最终锁定,但人类对这一区域的了解,几乎为零。金星和火星的表面绘测图要比“第七弧线”附近的海床地形图精确250倍
MH370失联后,搜救行动的规模之大、难度之高,都前所未有。
3月8日,客机失联。失联后两周,各国的搜索力度创下纪录。仅3月18日当天,在海上搜索的除了中国的十几艘船只,还有两艘马来西亚战舰、美国的“基德号”导弹驱逐舰、一艘印度军舰、两艘孟加拉国护卫舰;空中则穿梭着美国的PA-8反潜巡逻机、中国与马来的直升机、澳大利亚P3侦察机、日本的P3-C反潜机和两架孟加拉国海事巡逻机。在珀斯海域附近,每天在空中和海上搜救的人数加起来有1100多人,包括大量志愿者。
但由于缺乏飞机下落的确凿证据,各国的搜索行动无不在盲目的状态下进行——搜寻路线从3 月8日的泰国湾转到马六甲海峡,接着又往南转到南印度洋,最后又往东北调整1100公里。
MH370失联第17天,马来西亚政府终于发布了这架波音777飞机的坠落地点,位于澳大利亚珀斯以西的南印度洋中部。
这一结论带来两大难题。第一,如果该推断属实,则意味着之前的大规模搜索,几乎都是无用功;第二,如何在南印度洋展开搜救,各国面临新的挑战。
但各国达成默契,之前那种盲目且不计成本的搜救方法,似乎不再合适。据统计,截至4月初,寻找MH370的成本可能已经高达数亿美元,是法航447总搜救费用的两倍。
除了钱,国与国之间的配合也成问题。比如,越南搜救机在本国南部海域上空飞行时,由于低空中有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搜救飞机,只能长时间维持2000多米的高空飞行,虽然这一高度不利于发现地面情况。越南方还抱怨,发给马来西亚的线索一概被忽视。客机失联后一周,越南宣布退出搜救。
另一方面,即使有心有力,南印度洋的自然条件也未必能容大规模搜救工作开展。
根据英国卫星通信公司Inmarsat提供的数据分析,澳方将最终的搜索方位集中在印度洋以南一条名为“第七弧线”的区域。该弧线从埃克斯茅斯以西约1000公里处,延伸至珀斯西南约2000公里。澳方确定的最优搜索区域,从该弧线西侧20海里,到东侧30海里,约6万平方公里。
在澳方组织绘制该海域的海床地形图之前,外界对该片海域的认知仅仅来自于上世纪60、70年代两艘苏联船只留下的声呐数据。其中一艘名叫Vityaz的船只,现已成为加里宁格勒的一座移动博物馆;另一艘苏联船曾在附近海域搜集过少量海床泥土。
除此之外,几乎一无所知。《华尔街日报》称,金星和火星的表面绘测图要比“第七弧线”附近的海床地形图精确250倍。
在英国蓝水打捞公司负责人,著名残骸搜索专家大卫·米恩斯看来,在“第七弧线”附近搜索有三大难点。第一,印度洋面积广大。“你可以把整个国家,甚至洲塞进去,还有空余地方”。其二,搜索面积不小。飞机残骸的范围至多是1平方千米,按“第七弧线”的搜索面积,搜到的概率是6万分之一,实属大海捞针。
另外,该地区的海底地貌崎岖不平,既有火山高原,还有高度相当瑞士阿尔卑斯山脉的海底山峦。“有可能你就在残骸的正上方,但还是瞧不见它。”米恩斯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
美国伍兹·霍尔研究所海洋专家,曾经参与法航447搜救行动的大卫·伽罗则认为,MH370的搜救面积几乎是法航搜救面积的5倍,而且法航搜救行动是在已发现的飞机残骸附近展开,更有针对性。“给我草垛(指残骸区域),我可以帮你找针。而在MH370案例里,没有任何与飞机有关的直接证据”。
在这种条件下,澳大利亚和马来西亚政府决定将搜索任务交给商业打捞公司,因为它们具备大多数政府所不具备的技术和专家资源。
“这是一个很轻松的决定。”澳大利亚运输安全局(简称“ATSB”)MH370项目总监彼得·福力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
商业打捞的历史从上世纪30年代起,最初的“生意”是用一把200英尺,包裹在钢管里的梯子伸到水下打捞船中财宝。之后,随着技术进步,许多著名的打捞案例为人所知,包括泰坦尼克号与法航447。
“深海打捞谈不上是一门生意。”米恩斯说:“最接近的比喻是,我们像是石油平台上阻止井喷的专家。我们没有固定的客户群,除了军队和国防机构。”
但MH370事故还是让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打捞公司浮出水面。“这无疑将成为我们这一代人所经历的最大规模的搜索行动。”美国米特伦科研咨询公司资深分析师科伦·凯勒说。
荷兰,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