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荷兰企业可成为外企在华人力资源管理的旗帜?
为什么荷兰可以成为外企人力管理资源的旗帜?
荷兰在跨国劳工方面的规定主要来自于经合组织标准。经合组织对跨国企业的指导方针也是荷兰在全球范围内负责任商业行为的主要框架。在劳工保障方面,经合组织准则指出:尊重员工权利是对企业应有行为的全球标准,所有企业无论规模、行业、经营背景、所有权和结构,都应当在运营地做到。
事实上,许多荷兰企业在中国已经进行了适合中国且颇具效果的人力资源管理尝试。
图:飞利浦总部
改善沟通是荷兰皇家飞利浦公司在帮助供应商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主要做法之一。飞利浦供应商可持续发展总监张治海博士带领的专家团队,采用现状评估、专项培训、咨询指导、跟踪改进这“四大模块”来帮助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员工与管理层沟通机制, 同时,跟进并推动供应商管理层执行力,改善工作条件,提升员工满意度和忠诚度,降低员工流失率。
在飞利浦供应商可持续发展专家的指导下,飞利浦的供应商成功地建立并保持了良好的员工与管理层沟通机制。例如供应商金利建立了聆听员工心声的“甜甜屋”,疏通员工反馈渠道,增进管理层与员工的双向沟通和了解。顺畅有效的沟通机制不仅帮助金利提升了员工满意度,降低了员工流失率,还大大提高了其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图:帝斯曼中国总部
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公司DSM帝斯曼在员工关怀方面有区别于其他公司的制度。
在中国,DSM帝斯曼与国际非政府组织荷兰禾众基金会合作开展“中国3P供应商深入合作与发展项目”,旨在从“人、地球和利润”3P的角度,与供应商展开深入合作,在中国构建更可持续发展的供应链,通过该项目为参与的供应商提供有关改善员工的职业健康环境和安全条件的知识、经验和工具。
此外,DSM帝斯曼和餐饮服务公司Sodexo索迪斯携手为公司员工提供营养健康工作餐,深受员工欢迎。
在经合组织的框架下,荷兰在华企业与其中国供应链公司之间做到了持续保持沟通,共同遵守法规,维护员工权利。而这种不仅因地制宜完善自身,还联通上下游合作伙伴及供应链各个环节的可持续人力资源管理方式,正是荷兰在华企业的制胜法宝。
责编:许雪、吕文宝